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 体育学院首届教师学术论文报告会相关事宜 体育学院2022年度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评...
主任:肖子一
副主任: 许光云
委员:李斌、谢伦立、陈忠海、董为、高正见、吕永飞、邢恩倩
秘书:徐雨凡
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对全院学术工作进行指导、研究、咨询、督导的组织机构。
第二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章程开展工作,同时接收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
第二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是学院的最高学术机构,在学院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院学术委员会应公平、公正、公开地履行职责,决定本单位的学术事项,指导和规范本单位的学术与教学活动。
第二章 组 成
第三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学院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 人、副主任1人、秘书1人。人数为不低于9人的单数。
第四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4 年。可连选连任,但连任最长不超过2 届。学院学术委员会每次换届,连任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1/3。
第五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公道正派;
(二)学术造诣高,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公认的学术成就;
(三)关心学院建设和发展,有参与学术议事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第六条 学院应根据教学科研人员的人数和学科结构合理确定委员名额,保证学院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学科专业代表性和公平性,充分反映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的意见。
第七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可免除或同意其申请辞去委员职务:
(一)主动申请辞去委员职务的;
(二)因身体、年龄及职务变动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
(三)怠于履行职责或者违反委员义务的;
(四)有违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或者学术不端行为的;
(五)违反学术委员会章程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或不宜担任委员职务的。
第八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不能出席会议时须通过秘书履行请假手续。缺席会议的委员不能委托其他委员和个人代为行使相应职权。
第三章 职 权
第九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知悉本单位与学术事务相关的管理制度、信息等;
(二)在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中自由、独立地发表意见,讨论、审议和表决各项决议;
(三)对本单位学术事务提出建议、实施监督;
(四)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须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
(二)遵守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坚守学术专业判断,公正履行职责;
(三)勤勉尽职,参加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及有关活动;
(四)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学院下列事务决策前,应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或审议:
(一)学科建设规划、学院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规划、体育竞赛和社会服务发展规划等;
(二)专业建设规划,包括招生改革方案、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等事项;
(三)对外学术交流合作事项;
(四)学风维护、学术道德建设等事项;
(五)上报学校的学术评价材料;
(六)校学术委员会委托或学院认为需要提交审议的其他学术事项。
第十二条 学院实施以下事项,涉及对学术水平作出评价的,应当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定或提出咨询意见:
(一)制定与学术事务有关的发展规划;
(二)推荐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奖;
(三)认定与评价体育竞赛和社会服务实践成果;
(四)依照学校相关规定参与本单位教学科研系列各类岗位任职资格评审和评定;
(五)评议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人选,推荐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人选;
(六)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及其运行机制的构建;
(七)其他与本单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关的事项;
(八)校学术委员会委托或学院认为需要提交评定的其他学术事项。
第四章 议 事
第十二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委员会主任委员或由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负责召集并主持会议。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应有2/3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第十三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议事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取表决制决定时,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1/2方可通过;对于重大事项或主任委员认为有必要进行投票表决的事项,须经到会委员2/3、应到委员的1/2以上同意方可通过或形成决议。
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或者评定的事项与委员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有关,或者具有利益关联的,相关委员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可根据议题内容,设立旁听席,邀请教师及学生代表列席旁听。
学院学术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予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经1/3以上委员同意,可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复议。经复议如仍有异议,可由当事人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诉。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学院学术委员会建立年度报告制度,于每年年底以书面方式总结学院学术委员会当年运行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年度报告须在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报,在学院主页公布,同时报校学术委员会备案。
第十六条 本章程的制定和修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本章程解释权在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
一、论文报告会宗旨
1、为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提高体育学院教师的理论水平、更好地开展体育学院相关工作。
2、为参加高级别学术论文报告会、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为职称评定打下基础。
3、形成个人较稳定的学术研究领域,可持续深入研究。
二、论文报告会组织机构
1、总负责:肖子一
2、总执行:谢伦立
3、评 委:许光云、李斌、高正见、董为、陈忠海、吕永飞、邢恩倩、吴晓楠等体育学院教师20人
三、论文要求及时间安排
1、结合本职工作、未发表、非学位或未参加过学术论文报告会的论文。
2、有题目、摘要、关键词、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
3、时间安排:
(1)论文征集截止时间3月上旬;
(2)评审截止时间4月中旬;
(3)论文报告会预定安排在4月下旬举行。
四、参加人员、评审及奖励办法
1、全体体育学院自有教师。
2、根据研究领域成立4个评审组,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4人。
3、评审将采用匿名评审。
4、设一、二、三等奖各三名,参与奖若干,奖励证书及奖品。
注:解释权归体育学院论文报告委员会,未尽事宜等待后续通知。
一、论文评审要求
1、论文题目有意义(结合本职工作、未发表、非学位或未参加过学术论文报告会的论文)
2、论文结构齐全(题目、摘要、关键词、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等)
3、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4、论文分析深刻。
5、结论有新意。
二、评委组(各组排第1、2的老师为各组组长、副组长)
第1组:董 为、蒋 帅、翟栋修、姜 雯、李向阳
第2组:吕永飞、屈美丽、郄玉石、李佳阳、谢志程
第3组:高正见、吴晓楠、任成刚、杨 光、张春莲
第4组:陈忠海、崔春海、莫淑敏、牛 彬、陈凤浩
注:各组评出一等奖0-1个、二等奖0-2个、三等奖0-2个、优秀奖0-3个。
3月22日前完成各组评审,之后汇总。